第二,电商、抢购、社会化营销带来的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
在小米的带动下,华为、中兴等手机企业纷纷走上了电商、抢购、社会化营销之路,这大大提高了商品的流通效率,加速了回款速度,取消了中间商环节,同时大幅降低了整体营销成本、库存成本、物流成本,让手机企业更加聚焦在产品的研发和营销之上,而生产、销售、物流、配送全都交给专业的公司去完成。“抢购”模式更是让所有企业曾梦寐以求的按单生产和零库存变成可能。
可是跨国手机巨头如三星、HTC仍在中国依靠运营商和传统渠道之力销售,这无疑在成本控制、商品周转效率、资金流动效率等方面无任何优势可言,直接导致的结果是无法参与价格战,只能拱手将市场让与国产手机企业。
第三,横向一体化的供应链独占优势消失之后。
三星曾拥有全球最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包括屏幕、CPU、memery、电路设计等横向一体化的供应链优势。这也让三星可以与苹果在许多专利技术上一比高下,但是这种制造上的优势正在逐渐消失。
随着台湾日本屏幕、国内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业、台湾和大陆代工企业的技术成熟和壮大,三星供应链优势带来的制造优势正在消失,中国企业可以不再受制于三星的原材料供应,也能迅速制造出低价优质的手机,这也直接导致了三星手机走向没落。此外,在软件方面,中国企业的学习、微创新能力也强于日韩,根据原生Android优化的MIUI、emotionUI、Flyme等系统都拥有出色的体验,同时他们还都在为打造一个类似iOS的生态系统而不断努力。而三星仍只局限在手机硬件制造上,其打造的Tizen系统手机也胎死腹中。
而在这背后另一个深层次的原因或许是中国政府对集成电路、芯片设计、软件研发的补贴和鼓励,以及中国在软件代工方面积累大量的经验和人才基础,都让中国企业可以在恰当的时间点轻松实现弯道超车。
- 科技
- 新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