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夫妻逃离都市 隐居太行山3年

在深圳打拼多年之后,老家在湖北的小王决定离开,只有28岁的他,一直梦想着选择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隐居,“一个人静静地呆着,每天看书,没有污染。”而在2012年的年末,他终于迈出了实现自己梦想的一步——前往位于河源的一处山庄,据说那里有二百亩荒田,三五间房。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都市之中,竟然有着不少年轻人,都如同小王这样,内心深处,隐藏着一颗逃离都市、归隐林泉的梦想,从遥远的海岛到偏僻的深山之中,都有着这些年轻的隐居者的身影。其中,不少已经隐居多年,并且正在享受着自己选择的生活,有些仍在追求,到处寻找适合自己的所在,还有些人,虽然行动上很谨慎,但是内心中却一直在沸腾。
这些本处于为人生而打拼年纪的年轻人,究竟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将隐居视为自己人生理想生活方式?这是一种逃避,亦或者是一种完全不同的人生境界?
实践者:伉俪放弃城市隐居山林三年
“这里好美,我们以后就在这呆下去吧!”三年前,刘先生与妻子偶然来到了河南北部的太行山区里,望着这里的美景,顿时就不想再回到城市里,归隐的念头再也挥不去。
于是,伉俪二人放弃了在郑州的城市生活,在他们偶然发现的这片山谷之中,安营扎寨了。对于丈夫的决定,刘太太向来同意,所以也就不会有什么意见,而且能够在山中隐居,也是他们两人一贯以来的梦想。
在解释隐居生活的原因时,刘太太说,多年的城市生活已经让他们两个人厌烦,并且丈夫在工作上的压力也比较大,因此,希望能够过上一种自由自在的诗意洒脱生活,所以,只要是有时间的时候,他们就会一起骑着自行车,到处闲逛,希望能够发现一片让他们愿意呆下去的地方,整整两年,他们才找到了如今落脚的所在。
“我为什么要隐居,之前确实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但是感觉活得很累,不像在这里,有山有水,自由自在。”刘先生说。
刘先生说,目前他们隐居的地方,原本是个位于山谷之中的小村庄,后来村民们纷纷移居,村中只剩下了几户人家,一条山河从村中穿过,僻静的环境加上秀美的风景,都吸引了他们。
在这里,他们向当地购买了一小块地,还自己搭建起了农家小院。农家小院面朝大山,颇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感觉。小院的位置比较偏僻,最近的邻居,也在数百米之外。
“一切都是自己搭建的,房子、窑洞和小院等等。”刘先生坦言,在过去的三年中,为了能够在山村之中自食其力,自己主动着学会了很多手艺,这一切,都是在城市生活之中不可能体验到的。
至于自己无法制造出来的日常生活用品,刘先生和太太就会乘坐着摩托车,驱车10多分钟,来到附近的集镇上购买。
似乎,他们的归隐山林,并没有引起父母们的反对。
但是浪漫的生活,终归会有现实的羁绊。刘太太告诉记者,三年的隐居生活,他们一直是在靠自己多年的积蓄在生活,由于山谷之中不可能大规模的开垦,除了辟出小块菜地有些收获之外,很多生活物资还是需要向外界购买,因此,积蓄也渐渐地耗尽。
他们也有着自己的考虑,所以,2012年10月开始,将自己的农家小院中辟出一角,开设了一个小小的饭店,虽然收入不高,但是对于他们的生活来说,还是多多少少提供了一些财力上的支持。除了这个小饭店,他们还计划着,在附近的山上打几口窑洞,将来可以开设山中的窑洞旅馆。
对于未来,夫妻二人似乎很一致,将会一直在在这片山水之中住下去。据说,也有不少人慕名而来,想来体验一下他们的隐居生活,但是却很难耐住寂寞,几天下来就坚持不下去。刘先生对此也很坦然,毕竟是个人选择的生活方式,并不一定要求所有的人都能够接受。
行动派:要做就得马上做
即将开启自己的隐居生活的小王,自认为是一个敢做敢干的人,所以,当知道河源一带,有个可以让他过上隐居生活的地方,他毫不犹豫地就背上了行囊。
小王告诉记者,自己知道这个地方,也是通过在网上认识的朋友,在那里,有人租了几百亩的土地,建了一个山庄,并且还盖了些房子可以接受像他们这样的愿意到自然环境中生活的人们。
“按照对方的说法,感觉是个不错的地方,但是我会先过去看看情况,看能不能长期在那里呆下来,如果一切都好的话,就会多呆点时间。”小王说。对于他来说,他希望能够有一个足够安静和清净的地方,读书思考,而不是为了生存而整天在城市中奔波。
从他那里,记者得知,在这个山庄里,如果仅仅是短期居住,一切都是免费的,如果长期住,则需要自己采购食物,
如同刘先生的感受一样,在小王看来,真正能够将隐居实践的人,其实并不多。他原本想多找几个人结伴前往,但是很多人却推说要过一阵再去,甚至有人在考虑之后说,要到退休之后才会去隐居。
“隐居,在很多人来说都是空话,连短期的体验都不敢!而对于自己来说,选择在年轻的时候就去隐居,是一种对生活的追求,对人生的追求,谁喜欢污染的地方谁去,谁喜欢发财的地方睡去,大多数人都了钱而放弃了一切,但是却喜欢将很多空话,而不去实践自己的梦想。我认为,要做,就得马上动手去做。”28岁的小王,如此坚定。
沉稳派:隐居也是要有经济实力的
而一直在郑州发展的陈先生,显然没有小王那样洒脱,属于小王眼中那种犹犹豫豫的隐居爱好者。但是陈先生自己却不这么看,他认为,要隐居就得从长计议,从长计议的主题自然是“经济实力”。
对他来说,过上离群索居的隐居生活固然是心中向往,但是支撑自己的这个“向往”,依然需要足够的财力做保证。
“我仍然在继续着自己的工作,倒不是因为这份工作有多么吸引人,或者有多重要,只是我要通过工作,来为未来做准备。”陈先生将自己正式实施“隐居”的时间表定在了模糊的数年之后。
“你要知道,隐居也是有成本的,不工作,不奠定一定的基础是不行的。为了能够让自己的隐居生活长期下去,必须要考量经济方面的问题,第一,要根据隐居地当地的实际经济情况,第二,经济形势本身是不断变化的,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有经济基础就好办事,没有经济做后盾,就要受委屈。”
“隐居毕竟是个梦想,想实现梦想是要付出代价的……”他感叹道,“但是有梦想就好,什么时候都不要丢掉梦想,我现在继续工作,就是为了让自己更加丰满,让理想更能经得起现实的考验。”
但是另一方面,他对于“隐居”,却表达了坚定的信心,称自己离开都市,离开人群,只不过是一个时间的问题,“今生有这个念头和愿望,是必然要实现的。”
“如今的这个年代太浮躁了,如果我实现不了隐居的想法,岂不是白活了?”陈先生反问记者。
但是他并不同意隐居者是处于逃避现实的说法。他认为,有些人,如同他自己一样,是性情中人,喜欢山水、喜欢自然、喜欢淳朴的与世无争的生活。
寻觅者:徒步月余寻找隐居地
这些“隐友”和“驴友”的区别在于,“驴友”只是路过,而“隐友”则是在随时准备在征途中的某一点,呆下去。祖国山河虽壮丽,但是在众多“隐友”们看来,要找个合适的隐居地却并不容易。
已经在湖南浏阳某地扎根的吕先生告诉记者,自己手中有着一个隐居地——一个被荒废的小山村,只有一条羊肠小道通往小山村,村子没有电,原来的村民都已经移居山下,就是这样一个条件简陋的地方,却有不少人有意前来隐居。
有人为了寻找隐居地,花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在云南各地游历,考察各地的风土人情,并且还将游历的照片和心得放到了网上,引来了一干隐友们的关注。
为何要隐居:人生的重新启程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和不少人探讨过他们隐居或者要去隐居的动机,而选择一个适合的生活方式,是主要的答案。
谈及三年的隐居生活,刘先生认为,真正能够做到隐居的人,非常少,很多人都只是嘴里说说,心里想想,但是当他们真的来到了山里的时候,没有现代化的通讯方式,没有城市里的生活条件和多彩的娱乐方式,没有几个人能够坚持的下去。
“三年来,感受颇多,最受不了的要数孤寂了,不过这也是个过程,也曾经为了生活而发愁,但是现在慢慢都变好了,其中的苦乐都只有自己知道。其实我觉得,隐居就是摆脱过去的一种失败,从新来过,而不是逃避现实,只有孤寂下来,一个人才会冷静下来,好好思考自己的人生。”这是刘先生的感悟之言。
“隐友”“红云上人”的观点颇有点自然主义的意味。他也认为隐居不是为了逃避生活,而恰恰是为了更积极的、有质量地生活下去,隐居是为了远离地沟油、瘦肉精等等让人不堪忍受的事情,隐居于青山绿水之中,可以吃到没有受污染的食物,喝到天然的山泉水,隐居是为了让自己彻底解放,过慵懒无压的悠闲生活。
在海南五指山中隐居的陈先生则称,自己虽然生长在城市中,但是却觉得自己很难适应城市中的那种复杂、竞争激烈的生活,反而是在山居生活中,能够让自己的心境得到平静。
调查:8成受访者想过去隐居
现代都市中,究竟有多少年轻人想要去隐居?
根据某周刊曾经进行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在参与调查约1700多人中,20至40岁之间的年轻人占据了调查样本的绝大部分,这些人大多居住在城市之中。
然而,让人惊讶的是,根据统计,居然有83%的人有过隐居的念头。而在被问及要隐居的原因时,社会浮躁、工作压力大以及人际关系复杂为三个主要的方面。
很多人并不认为只有身家丰厚了才能去隐居,“衣食无忧后就去隐居”占据了想要隐居者的最大比例。
学者:返朴归真的生活弥足珍贵
广州市社科院的高级研究员彭澎对此认为,无论古今中外的哪个社会,都会有离群索居的少数群体,而当下这些都市人的归隐山林,相信也是属于这样的少数群体,因此,这一现象的本身属于正常的社会现象。此外,现代社会中,各种“控”不少,譬如手机控、微博控等等,使得一些人感觉在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中,反而失去了自我,成为了被控制者,因此,他们会希望,能够过上一种依靠自己的能力去主动生存,过上一种适应自然并改变自然的生活方式。并且,当下的社会中,也存在着一些譬如环境污染、食品安全之类的问题,对于一些当事人来说,他们也会觉得返朴归真、纯净天然的生活方式是弥足珍贵的,因此,他们渴望到山野之中去寻找自己向往的这种生活。
有人提出,目前出现的这种都市人隐居现象,可以与中国历史上的“隐士”现象相联系。对此,彭澎则认为,现代都市人的回归山林,过上所谓的“隐居”生活,和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隐士”文化并非一致,因为古代的“隐士”多是出于政治原因,由于仕途不顺畅、政治理想得不到实现,从而归隐山林,而在古代,很多普通人的生活方式就是在山林之中,所以他们就无法被称之为“隐士”,而现代人的“隐居”山林,一般都与政治无关,无非是自己向往的生活方式而已,所以只能称之为 “隐居”,而不能将他们称为“隐士”。

米粒在线
  • 本文由 发表于 2013年1月12日00:39:4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iliol.org/3085.html
生活道理

熬夜如何改变了我们的身体

熬夜的危害有很多,如:经常感到疲劳,免疫力下降:人经常熬夜造成的后遗症,最严重的就是疲劳、精神不振;人体的免疫力也会跟着下降,感冒、胃肠感染、过敏等等自律神经失调症状都会出现。 头痛:熬夜的隔天,上班...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