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建说,当今中国每10秒钟就有一个人因为心脑血管病死亡,高学历、高工资基本上等于高血压、高血脂,通过基因数据分析减少心脑血管病发生和死亡率,可能让数字降低到每60秒钟才有一个人因此死亡。 事实上,大数据时代下的智慧医疗,正是通过大量人体数据的分析,对疾病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陈庆方认为,智慧医疗系统还可以为医院和养老院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他举例说,老年人手上戴实时监测个人生命体征的腕表,这个腕表与通信系统相联络,如果老年人突发各种症状,比如走失、摔倒,可以通过腕表迅速找到老人,并连通救护机构,第一时间为周边施救者提供专业的救助信息支持。
打破数据壁垒才能全社会共赢 在大数据堪比黄金的今天,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吴甘沙认为只有让数据流动起来,才能滋养数据社会,真正发挥作用。 吴甘沙举例说,一西方国家的安全部门有恐怖分子的名单,为了了解恐怖分子行踪,便去问航空公司要乘客登记记录,航空公司不给,因为这涉及乘客隐私问题,反过来,航空公司为了降低安全风险又去安全部门要恐怖分子的名单,安全部门认为这是国家机密拒绝提供。
双方都不愿意给出数据,但是双方都有数据需求,这事实上是一个非常经典的问题。在大数据时代的今天,吴甘沙认为政府和社会必须做到数据共享才能共赢。未来很可能会催生许多大数据交易市场,而大数据中蕴含了大量私密性、保密性信息,什么样的大数据信息可以进行买卖?需要政府和社会提前思考,同时提早研究,建立法律来进行约束。
邬贺铨说,如果政府能够适当开放所掌控的数据,全世界都会从政府开放的数据当中受益。麦肯锡公司认为这大概会给全球经济每年带来23000亿到53000亿的红利。 邬贺铨认为,最终从大数据产业中受益的还是企业和政府,而对每个人来说,进入大数据、智慧城市、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的时代,就意味着让未来生活充满无限畅想的可能。
- 科技
- 新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