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十年亏损路
在索尼高层不断释放出电视业务将会盈利的强烈信号背后,是索尼曾引以为傲的电视业务已经连续亏损了十年的残酷现实。
索尼电视机业务上一次录得全年营业获利还是在2003财年,随后的10个财年内,电视业务累计亏损接近8000亿日元(以记者发稿当日汇率换算,超过78亿美元)。
特丽珑电视,这个成就索尼昔日在CRT时代电视霸主地位的划时代产品,也为索尼在液晶时代的折戟埋下重重伏笔。
不愿放弃CRT技术的索尼,显然错估了液晶电视的发展。直到2005年,索尼才正式决定放弃等离子电视和CRT电视后续研发,全力专向液晶电视的生产销售。
但此时,拥有液晶技术的夏普,已经取得在液晶电视销量与画质上的领导地位。而三星、LG两家韩国企业也趁机在液晶面板上后来居上。
自从今村昌志2011年8月负责索尼的电视业务以来,索尼电视业务开始了瘦身计划。
2011年底,索尼以9.4亿美元,将与三星共同投资的S-LCD面板公司的50%股权出售给三星;2012年5月,索尼退出与夏普共同合资的面板企业;此外,索尼还削减了大量的电视机产品型号。
瘦身计划使索尼电视业务的亏损,从2011财年的2075亿日元的巨亏缩窄到2013财年的257亿日元。但索尼的电视业务依旧没能出现盈利。
索尼在电视业务上的遇挫,只是这只恐龙在互联网冲击下遇挫的一个缩影。
索尼曾经是消费电子市场的领导者。从半导体录音机到Walkman,从Play Station游戏机到VAIO系列个人计算机,无不引领潮流。事实证明,危机往往更早地在一个企业最鲜花似锦、烈火烹油的时刻显现。
有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称,在外部看来,是2001年全球经济衰退、网络泡沫化导致的整体经济环境不佳,而在索尼内部则是由于绩效主义、山头主义而导致长时间内,再未有如Walkman和特丽珑般风靡全球的产品出现。
索尼眼睁睁看着自己曾经称霸全球的产品被苹果、三星等后来者取代。2005年,索尼当时被迫卸任的CEO出井伸之感叹道:“我们成为20世纪的冠军,却没有成为21世纪的冠军。”
- 科技
- 新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