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套餐流量剩余部分按月清零”为中选率最高的项目,广州超过八成(81.1%)的受访者认为不合理,深圳近七成(69.7%)受访者认为不合理。
2012年全省各级消委会共受理电信服务投诉10913件,在各类商品和服务投诉中排在第三位;2013年全省各级消委会共受理电信服务投诉12046件,在各类商品和服务投诉中排在第二位,比2012年增长了10.38%。从数据可以看出,通信服务已经成了消费矛盾比较集中的行业,矛盾的发展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倡议
适应消费需求 规范市场秩序
针对广州、深圳信息消费调查反映的问题,结合开展维权调解掌握的信息,昨日,广东省消委会携广州市消委会、深圳市消委会郑重向通讯运营商发出以下倡议:
倡议1 优化流量套餐,取消流量清零
通信运营商应立足不同用户的需求,秉承公平互利的交易原则,学习借鉴上海通讯运营商经验,尽快推出按季度清零、半年清零及年度清零等多种流量计费周期套餐,逐渐过渡到允许消费者将未用完的流量沿用至下一个计费周期继续使用。同时,设计并推出更多合理、实用的资费套餐,优化上网流量、短信数量和通话时长等项目搭配,让消费者拥有更多的选择权,让消费者可以结合个人实际需要自由选择最为合适的手机上网流量套餐。
倡议2 降低服务资费,匹配消费能力
通信运营商应参照港澳地区及国外发达市场标准,合理定位不同用户人群和消费需求,针对一般消费者应设置收费标准较低的“大众”套餐,降低套餐中的服务资费计算标准,或者延长套餐中每月通话时长、流量,对套餐外的资费应适当降低,使之与套餐价格持平或略低,从而与我国消费者的实际消费能力和需求相适应。
倡议3 允许带号转网,维护消费选择权
手机上网用户对几大运营商之间可以带号转网的呼声很高,表示赞同的比例超过了七成(71.6%)。对此,目前各大通讯运营商为保证用户的忠实度,均不支持带号转网功能,消费者要选择其他的通讯运营商就必须换号,这样极大限制了消费者对通讯运营商的自由选择权。现在消费者手机往往绑定了众多银行卡和其他支付账户,并存有大量个人信息,更换手机号码会给消费者增加大量成本和风险。为推进通讯企业良性竞争,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建议通讯运营商尽快开展带号转网业务,切实维护法律赋予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
倡议4 增强流量计费透明度提高用户使用便捷性
根据广州市和深圳市消委会开展的调查,有六成以上的手机上网用户遇到过超流量的问题。许多消费者反映话费和流量收费计算不合理、流量使用计量缺乏透明度,
- 科技
- 新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