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苏宁校园招聘的人才结构相比往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重点招募O2O融合和开放平台等IT互联网人才,包括交互设计、视觉设计、网络运维、用户体验分析师等。这主要是为推进苏宁的互联网零售转型。
此外,今年大热的“互联网金融”也催生了一些岗位,不过由于该产业还在初级阶段,一开始的人才需求主要是高端人才,校园招聘需求并不多。
整体招聘规模比往年反减
虽然几大巨头今年在校园招聘市场上都开出了颇具吸引力的薪酬,但是总体来看今年IT企业招聘规模有所缩减。
上海交大几位学生都告诉记者,虽然今年大多数同学手中也都拿到了offer,但是总体看来,offer的数量似乎比往年有所减少。童同学说,今年微软、IBM、思科等国外IT企业的招聘规模都有所缩减。
来自“前程无忧”招聘网站的调查数据则显示,2013年三季度与去年同期相比,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的校园招聘下降了2%。这主要是因为校园招聘的需求主要来自大型互联网公司,但这些公司需求量与去年持平,同时中小企业的热情不高。
像BAT这样的大型公司,2010年、2011年两三千人的招聘规模已经不再,近年都维持在千人左右的招聘量。今年百度招聘规模约为1100人,涵盖技术、产品、用户体验、管理支持等4个方向的50多个职位。腾讯今年的招聘规模在1000人以上。网易今年校园招聘路线虽然覆盖北上广等20多个城市,但网易游戏和网易互联网产品将分别招聘500多名和200多名应届毕业生。
“整个IT企业需求减弱,因为很多企业人员已经饱和需要内部消化,甚至裁员,比如视频网站、凡客。但之所以还高薪聘请,也正是因为这些公司原来的专业人员配备不够,之前IT业需求量猛增,导致很多人自学或者直接转入,但中高等人才缺口比较大。”咨询公司中间道创始人郑曲滨告诉记者。
【职场专家建议】
薪酬不是唯一标准
面对这些互联网巨头开出的高薪,职场专家提醒大学生不能因此而迷失。
冯丽娟建议,与其关心薪酬,不如关心福利。因为福利能真正体现一个企业对员工的长期投资,福利具有全员性、稳定性,这比薪酬意义更重要。
冯丽娟还表示,学生要跟企业接触,看企业的管理方式与自己是否契合。要看企业高端人才的拥有量,因为刚毕业的学生在跟高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会让自己快速成长。
另外,这些高薪岗位的工作强度都比较高,要看自己能否适应。对此郑曲滨也认同,“刚毕业的大学生浮躁,很难沉浸下来做工作,这些工作长期对着电脑,甚至比较枯燥。因此需要做好心理准备。”
(完)
- 科技
- 新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