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此前使用雅虎邮箱绑定了微博、支付宝等第三方网站,不知这些账户还能否正常使用。
中国雅虎公关部人士对此表示,用中国雅虎邮箱注册的其他互联网服务账号,不会因雅虎邮箱的停运而失效。但是,微博、支付宝等的相关人员表示,建议用户修改绑定的安全邮箱,以便能够收到认证信息、找回密码等内容。
尽管如此,亦有网友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有的论坛注册账号后,会因为一个邮箱的作废而作废,其积累的等级、人气、历史记录等不能继续保留,损失依然很大。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雅虎运营邮箱的团队,未来的工作去向还未全部确定,其目前的核心工作就是处理好邮箱的数据迁移工作。目前,阿里巴巴的数据业务主要包括阿里云,以及淘宝分拆出的技术支持部门。如果中国雅虎的邮箱技术团队也相应转移至阿里云,阿里的数据平台即可完成由阿里云、淘宝技术团队以及中国雅虎邮箱团队的整合。
■雅虎邮箱转型
“13年来,全球有5亿人在雅虎发出了自己的第一封电子邮件。”2012年12月,雅虎CEO梅耶尔宣布全新改版的雅虎邮件服务时称。几乎同时期,韩国雅虎因用户活跃度太差而关闭了在韩国运营了15年的邮箱服务。
根据研究公司comScore统计, 其忠实的邮箱用户正在逐渐降低:截至去年10月份,雅虎邮箱在全球的忠实用户人数减少了7%,Gmail在全球的忠实用户人数增加了20%;截至11月份,雅虎邮箱在美国的忠实用户人数比去年下降了16%,而Gmail在美国的忠实用户人数同期增加了25%。
在国内邮件服务市场,根据互联网数据统计机构Hitwise的最新数据,中国目前邮箱访问量份额前五位已被QQ邮箱、163网易免费邮、搜狐闪电免费邮、网易手机邮和QQ手机邮箱占据。而中国雅虎邮箱排名下降到第六位,访问量份额目前已降至1.9%,退居二线。
梅耶尔在最近的财报会议上称,“雅虎的未来在于移动平台(Yahoo’s future is mobile),雅虎目前正致力于改进产品”。她同时坦言,这些措施目前并没有拉动雅虎的收入,但会对未来产生“链式反应”,进一步增加流量和刺激增长。
IBM资深分析师王祺认为,在互联网发展初期,邮箱就是互联网,也是用户互联的基础;但在移动互联浪潮来临后,邮箱的地位受到微信、whatsapp等信息服务,以及Instagram等图片服务的冲击,邮箱本身所具备的社会属性也在发生改变。
“尽管如此,移动互联网趋势依然难以改变邮箱的用户影响, 其仍是移动互联网的一个入口。”王祺认为,从门户时代的雅虎,到搜索时代的Google,邮箱选择折射出用户对于产品的依赖性——当你每天都打开邮件,自然浏览这个公司的网页,并可能成为其用户;基于此,各个互联网巨头都在抢占这一入口。
于邮箱发展而言,国内一家以邮件服务起家的A股上市公司高管认为,在各种新型信息服务的冲击下,邮件服务正在向“移动化”和“专业化”两个方向发展。前者是以谷歌Gmail、网易手机邮等为代表,更符合移动互联网的使用习惯,以此增强个人用户黏性,并将互联网时代的客户优势移过来;后者则是沿用互联网时代的企业邮箱收费模式,结合移动互联网办公的特点,开发出基于云端的O+办公协作,达到收入多元化的目的。
(作者:黄远 方海平)
- 科技
- 新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