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12月3日,英国沃达丰公司通过 GSM 网络在电脑端向移动电话发送了世界上第一条短信。
尼尔·帕帕沃(Neil Papworth)是一位在沃达丰工作的英国工程师,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发送短信的人。他将这条短信发送到沃达丰通信总监理查德·贾维斯(Richard Jarvis) 的手机中,内容只有简单的四个字——「圣诞快乐」(Marry Christmas)。
不过,第一条短信的发送成功并不代表这项功能被普及使用。由于当时的硬件和网络上的限制(发送短信需要基于 GSM 网络,而在 1992 年 GSM 网络尚未完全成熟),所以让短信真正普及到商用、民用是在 1994 年以后。
随后随着手机的普及,短信的使用也在迅速增加。2000年全球一年仅有17亿则短信寄送出去,而在2001年则暴涨到250亿条,2004年全球一年寄送出去的短信约有5000亿条。据统计,在亚洲、澳洲和欧洲、短信服务特别受到欢迎,英语中甚至还发展出新的动词词汇“texting”(意谓著只用短信来沟通的用户)。在中国大陆,短信替电信运营商带来了最多的利润,2005年仅中国移动用户就发送了超过3000亿则短信。
2001年1月:菲律宾总统约瑟夫·埃斯特拉达涉入贪污的丑闻,并动用权力阻挠调查,民众在气愤之下,利用短信连锁互传(chain letter),组成了游行队伍抗议,最后总统被迫下台。
2001年7月,马来西亚政府官员公开表示伊斯兰教的离婚仪式(必须成功的说出塔拉克,即“我要跟你离婚”三次),如果使用短信来传递是无效的。
2003年,美国、欧洲等地开始出现名为快闪党的群族,成员通过短信或互联网、一传十、十传百的约定好在大型公众场所做出莫名其妙的行为,例如集体去某百货公司跳舞、去火车站跺脚,行动完成后则若无其事般离去。亚洲也曾出现类似现象,香港的快闪党就曾于铜锣湾时代广场集体挥动纸巾。
2004年,菲律宾总统大选,短信变成了政治竞争的热门工具,特别用来反对现任的总统阿罗约夫人,还有竞争者费蓝道(Fernando Poe, Jr)。
2004年6月,一位英国朋克摇滚的歌迷,因寄送冲撞乐队的Tommy Gun歌词短信而被警方盘查,该歌词因疑似买卖枪支与恐怖活动的通知而受到警方注意。
但是在2009年之后,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由于可自行安装应用程序,因此通信软件如Line、WeChat、whatsapp等开始大行其道,由于通过通信软件发送消息大多免费,甚至也可免费发送贴图、照片或文件等,因此短信的发送量有逐年下滑的趋势。根据工信部数据显示,2012 年全国移动短信发送量达到了 8973 亿条,同比往年仅增长了 2.1%,为四年最低增幅。而在北美,整体的短信业务量已经开始出现下滑,2011年达到峰值2.385万亿条,在2012年减少了100亿条跌至2.375万亿条,随后则逐年下降。
下图显示的是北美地区2010年-2017年短信业务量的历史和预测值:
但是无论如何,在某种程度短信仍然还是一种有用、有效的工具,它将会继续存留很多年,或者只是在后台(运行)。因为它是一种低网络需求(low-network-demand)服务,而这一点使它成为一种对运营商来说非常有用的工具。短信在未来很多年里仍将作为一种其他服务的推动者存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