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卡双号对于目标用户群吸引力有限
根据中国电信的官方说法,一卡双号业务主要是震动流动人群和学生,算是一种异地之间的定向优惠。所以,在资费方面,一卡双号业务收取一次性业务开通费10元,月基本费1元,包含10分钟语音,用户在本地及国内拨打虚号归属地手机及固话用户,均按0.1元/分钟的优惠资费计费,短信0.1元/条,通过原天翼号码合并收取。
这个资费显然还算是比较便宜,而且月基本费只有1元,作为副卡没有压力,可见其对准流动人口与学生的目的很清晰。
不过,既然是面对流动人口和学生,那为何不在校园市场与流动人口发展的关键时刻之前推出,而是选择在这个不疼不痒的时间段上市呢?
三家运营商都非常看重流动人口与学生,因为这些正是现在所有运营商新增客户的主要来源,但这些消费者其实也已经很少是初次用户,大都是转地域或转运营商的客户而已。三家运营商都有针对这些离散家庭用户的定向长途优惠产品,这次不过是中国电信的另外一种探索而已。
如果运营商们能够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彻底的解决漫游问题,这种以本地通话为噱头的业务根本就不需要存在,但是运营商们仍然抱残守缺不愿放弃惯性思维,加上运营商区域经营造成的省市分隔的利益纠葛,如此的解决方案也只是一个权宜之计。
至于很多人说的,运营商都有全国统一套餐的商旅产品,全国一个价,根本不存在漫游通话的问题,但那些套餐往往价格相对较高,还附加了很多增值业务,对于一些流动打工人群和学生可能并不具备吸引力。一卡双号注定是会有部分用户会选择,可真正用起来却不一定具备很大的价值,可谓“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我们完全可以预测,这样的业务对这些特定的用户群体的吸引力并不太大,在市场上也不会掀起什么波澜,业务存在的价值高于实际应用的价值,至于未来会如何演化仍有待观察。
- 科技
- 新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