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外壳材质方面也并不局限于塑料,有了更多的选择。近日煮机网收到了魅族 9 月 2 日新品发布会的邀请函,内容是一块镁铝合金打造的金属拼图,在感叹创意之余,我们更加关心魅族下一代手机所采用的「航空镁铝合金」材质。其实不管是魅族的「航空镁铝合金」还是之前小米的奥氏体 304 不锈钢,在让消费者了解了越来越多的专业名词之余,也进一步引发了大家对手机材质的重视。我们不妨来回顾一下,那些被用于制作手机的材质,各有什么神奇之处。
工程塑料
工程塑料是指能承受一定外力作用,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高、低温性能,尺寸稳定性较好,可以用作工程结构的塑料,而手机上采用的是通用工程塑料,其同时还具有重量轻、制造难度与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并且不会阻挡无线信号的传输。
而在这其中,PC(聚碳酸酯)的应用范围最为广泛,后者的折射率更高,并且不需要添加剂就具有较好的阻燃性能。包括三星 Galaxy S 和 Galaxy Note 系列,以及 iPhone 5c 和诺基亚自 N9 一直延续至 Lumia 系列的产品大多都采用了聚碳酸酯。
塑料工艺在现代来看已经达到了非常成熟的高度,这也使得用户得以从 iPhone 5c 上感受到陶瓷般的触感,和见识到三星将塑料压纹做成仿皮革样式的设计。而一加手机的黑白两色,则分别是在塑料材质上采用了磨砂材质和提取自腰果的特殊涂料的涂层已达到进一步优化手感的效果。
玻璃
玻璃是当前第三大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的材料。相比金属与塑料,玻璃的硬度和抗冲击力是最好的,热导率处于两者之间,但比塑料更具通透感,比金属更易着色,但缺点在于易碎和弹性有限,因此采用玻璃材质的手机往往更加脆弱,并且几乎都是平面设计。
玻璃对无线信号的影响也较低,因此玻璃材质的手机可以采用内部天线,但玻璃相较于其它两者更易收集指纹。目前采用玻璃设计的手机有经典的 iPhone4/4S,以及索尼的 Z 系列和 LG 生产的 Nexus 4、锤子手机等等。
金属
金属是最能反映厂商工业设计水平能力的材质,优点在于硬度和热导率高,但同时造成的问题是更容易造成外观损毁,和手机容易显得过热或过凉。而采用金属机身最大的问题是手机无法采用内部天线的设计,往往需要在往往需要在边框等其他地方用塑料或玻璃材质隔出空间。当下解决这一问题的技术已相对成熟许多,早两年却因为该方案会导致手机各个方向接收的信号强度不均,用户持握时容易遮挡信号,iPhone 4「死亡之握」即由此而来。
去年的 HTC One M7 国行版由于采用可开后盖设计而导致机身缝隙过大的普遍问题,但今年 HTC One M8 通过采用先全金属压塑一体成型,再经由激光切割、注塑、抛光打磨和阳极氧化等后期处理,成功避免了这一问题。
奥氏体 304 是专业名词,它是指在高铬不锈钢中添加适当的镍(镍的质量分数为 8%~25%)而形成的具有奥氏体组织的不锈钢。其优势在于无磁性而且具有高韧性和塑性,但强度较低,不可能通过相变强化,仅能通过冷加工的方式,因此也具有良好的易切削性。奥氏体不锈钢的生产量和使用量约占不锈钢总产量及用量的 70%,而奥氏体 304 更为常见,小到餐具水壶、大到电视冰箱等均采用的是奥氏体 304,成本非常低廉。但其也有一个主要缺点,那就是导热系数较差,据悉目前小米手机 4 已经被曝出了有关中框部分发热严重的问题。
无独有偶,作为小米的老对头,魅族不仅公开表示自 MX 系列起就一直采用奥氏体 304 作为中框材料,还于今日宣布在其下月发布的 MX4 上将采用航空级镁铝合金材质打造的中框。
镁铝合金是指以镁为基材,掺杂了金属铝。其优点在于轻,密度只有 1.8,且比强度高,更易吸收冲击力,据网友称,iPhone 选用的铝合金材质具体型号为 6063,这种材质是 6xxx 系中是最适宜变形加工的,而且对强度要求不高。不过考虑到魅族特指航空级材质,因此 MX4 上采用可能是 7XXX 系列,该系列强度最高,不过加工成本也会随之提升。
多材质混合
由于采用全金属材质会增加工艺难度和成本,并因此影响到出货量,因此当下最常见的是多种材料混合设计的方式,其中,金属中框+塑料机身的设计最受厂商青睐,因为其能在加强机身强度的同时,不会过分增加成本,也有利于手机更富质感。例如前不久沸沸扬扬的小米手机 4 的中框选用的是奥氏体 304,背面采用的则是塑料材质。同样的设计还包括诺基亚 Lumia 925/930 等等。
凯夫拉
凯夫拉是 1935 由美国杜邦公司推出的,它是一种芳香族聚酰胺有机纤维,在国内它被称为芳纶复合材料。其特点是密度高,重量轻,强度高,韧性好,耐高温,耐化学腐蚀,绝缘性能和纺织性好,多用于航天器、导弹壳体、防弹衣制造等等。凯夫拉同时还具有永久的耐热阻燃性、永久的抗静电性和永久的耐酸碱和有机溶剂的侵蚀,在遭遇火焰时不会产生熔滴和有毒气体,也不会破裂。
目前,采用凯夫拉材质的有摩托罗拉 XT910/XT912 等等,传闻中酷派将推出的高端新机也将搭载这一材质。
碳纤维
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 95% 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的新型纤维材料。质量比金属铝轻,抗拉强度是钢的 7~9 倍,并且具有耐腐蚀、高模量的特性,在高端的航空航天到生活中常见的运动器材中其都是重要材料。但由于其是导体,因此碳纤维用在手机外壳上会造成信号屏蔽或衰减,因此其更经常被作为增强材料,加入到其它材质中构成复合材质。
相比较于手机,碳纤维更常见于笔记本上,而最具代表性的手机产品是诺基亚早年定位奢侈品手机的 8800a 黄金版。
钛合金
连第一夫人都在用的中兴努比亚系列售价最高的机型就是钛合金版 Z5。钛合金具有强度高、耐蚀性好、耐热性高等优势,但近年来这种材质相对较冷门,经典的机型有诺基亚早年推出的 8850 和 8910 等手机,都采用了钛合金材质。
木质
木质手机由来已久,但摩托罗拉 X1 所提供的可选木质后盖算是智能机时代最惹火的一把。木质本身并不适合拿来做手机机身,因为其往往不耐磨损,并且可能遭遇虫蛀和细菌繁殖的问题,因此需要在后期对其进行处理,这也造成了当下木质手机的罕见。
陶瓷
陶瓷材料大多是氧化物、氮化物、硼化物和碳化物等。常见的陶瓷材料有粘土、氧化铝、高岭土等。陶瓷硬度较高,但可塑性较差。2011 年首款采用纳米陶瓷材质的手机正式问世,其经过 1300 多度的高温烧制后,具有超高强度的耐磨性,在使用之余还可以当做收藏。另外,韩国厂商泛泰也推出过采用陶瓷材质的 Vega Racer2 手机。
液态金属
相比较前面几种材料,液态金属当下还属于未来科技的范畴,这是因为当下其制造工艺难度极高,成本也相对高昂,不适宜大面积商用。值得一提的是,苹果已经向全球唯一一家可以生产非晶态合金产品的公司 Liquidmetal Technologies 买断了独家使用权,但目前该材质仅被用于 iPhone 的取卡针上。
当然了,市面上不乏有些采用更高端材质打造的手机,比如蓝宝石镜面、纯金或白金材料等等,但由于售价极其昂贵且数量极少,因此没有多少探讨的价值。
总结
不可否认的是,也有一些厂商通过对材质的专业名称和概念渲染,以蓄意为产品造势,所谓「一块钢板的艺术之旅」也不过是正常的金属加工流程,而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对手机材质的一些必要性了解就显得很有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