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的小米
7月22日,小米在印度第一次网络销售,一周内收到10万次预约,开卖仅仅39分钟,小米3智能机就在电商Flipkart上脱销。
7月29日小米3在印度最大的网上零售网站Flipkart开卖,而仅过了5秒就售罄。甚至因为其中因流量过大,导致网站崩溃。
由前两次的销售来看,小米的销售无疑是成功的,但是在前两批都暴露出的一个问题,对于将国内整套方案“移植”到印度的小米,并没有得到消费者的完全认可。在印度的各大手机论坛上,基本上对于小米“饥饿营销”的做法貌似并不买账,各种吐槽应接不暇。同时,小米这两次公开抢购的数量实在少的有点可怜,对于印度这个2014年预计智能机销售2亿的国家来说,是不是太少了一点?
针对小米的登陆印度,其实我们大可不必担心小米手机的受欢迎程度,毕竟印度的消费者习惯与中国类似,小米3与三星S4配置基本相同,价格却便宜一半,说不心动都是假的。但是根据以往的发展而言,中国品牌在印度人的消费观里面就是低质量产品的代名词,并且在印度有近一半的智能手机持有者并不使用移动数据流量,而智能手机在失去网络之后,将大大的降低产品的功能使用和使用感官,这也是为什么印度6.5亿手机使用者,却只有4000万人使用的原因。
对于印度的手机用户不怎么使用移动数据其实还不是最头疼的事情,最为头疼的就是小米赖以生存的网购。印度的网络覆盖率是19%,而这一数据在中国是46%。这一落差巨大的网络对比,可能决定了小米如果坚持将中国的营销方式移植到印度,那么小米很可能就只会成为一个小众产品,不可能被广泛接受,毕竟81%的地方是没有网络的。可是下一个数据将让小米抓狂,2009年印度手机网购的数量基本可以忽略,即使到了5年之后的2014年,印度的网络手机销售依然没有达到10%这一关口,人们还是更加热衷于在实体店进行购买,更相信于宝莱坞明星之类的效益。
虽然印度市场的困难重重,但是作为抢滩登陆的小米依然有很多的路要走,其实小米不妨学学基伍的成功之道,然后再将自己“为发烧而生”的理念扩大,说不定,小米,真的能够改变世界。
- 科技
- 新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