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健康和药物滥用治疗中心Paradigm Malibu的联合创始人暨现任首席执行官科尔·拉科尔(Cole Rucker)则表示,年轻人尤其容易面临这种风险,而且这不仅是指那些已经患有成瘾症的年轻人。“多年以前,对于此地的病人来说,最让人难以忍受的事情是没烟可抽;而在今天,他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则是手机不在身边。”他说道。
拉科尔指出,对于心理压抑或容易感到焦虑的青少年来说,他们经常都会把智能手机当成一种“应对技能”,而不是通过智能手机来学习如何处理自己的情感问题,并藉此发展社交关系。“在很多情况下,手机的使用就跟吸毒差不多,是另一种消极的应对方式,人们会通过这种方式来避免思考和感觉。”他补充道。
虽然智能手机确实能让人们应对焦虑情绪,但同时也可能会让这种情绪变得更加复杂。据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拉里·罗森(Larry Rosen)联合执笔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对于重度依赖智能手机的用户来说,即便手里没有手机的时间只有短短10分钟,也会令他们感到焦虑。这份最新的研究报告将刊登在《计算机与人类行为》(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杂志8月刊上。
罗森在这份研究报告中将163名大学生分类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智能手机用户。在他的研究中,一半大学生被安置在没有手机的安静环境中,另一半大学生的手机则被关掉并放置在他们的视线之外。无论在哪一种情况下,轻度的智能手机用户在持续75分钟的整个测试时间段中都并未显示出焦虑情绪增强的征兆,中度用户则在10到20分钟的时间里表现出焦虑情绪略微增强的迹象,而重度用户则表现出比轻度用户在头10分钟时间里还要强烈的焦虑情绪,而且这种情绪会持续增强,直到测试结束时为止。
- 科技
- 新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