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压力也无法击垮中国移动
在当今的中国,最被社会舆论痛骂的就是中国移动,不仅民间骂,客户骂,网上骂,营业厅里骂,连主流媒体和官方也骂,竞争对手更是推波助澜。不过,任何的宣传都是双刃剑,如果中国联通或中国电信希望借助舆论就可以致中国移动于死敌,恐怕自身也难保。
在2G时代,中国联通宣传CDMA绿色环保无辐射;在3G时代,中国电信推出爱自己爱天翼;可最终并非只有中国移动一家在建设基站时受阻,三家运营商对被小区业主和物业拒之门外。以打击对手为目的的营销宣传总是会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而即便以这样的消费比例,中国移动也不会在消耗战中失利。
运营商应该是惺惺相惜的整体,虽然看起来媒体舆论和民众都把矛头指向中国移动,但其实只是拿中国移动说事而已,因为这样的说法比“运营商”这个笼统的概念要更有信息穿透力。当中国移动被群殴的时候,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从来没有过躲在旁边笑的机会。
营销遏制也不可能击垮中国移动
很多人在比较三家运营商的4G资费,甚至得出中国移动资费高的结论,把另外两家的创新吹上天。公平的讲,三家运营商的4G套餐设计各有千秋,特色鲜明,这与各自的市场地位与用户群体特点密不可分,简单的比较并无意义。即便是真的低,也不能说明中国移动就会一败涂地,毕竟资费是可以时时调整的。还不要忘记,2G时代,中国联通的资费法定比中国移动低10-20%,结果并未对用户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还有人欢呼有关部门要求减少营销费用的政策落地,运营商以后不能再送米送油,不能再建设公共场所的VIP服务设施,而这些服务曾经都是中国移动的优势。中国移动失去了这些优势之后,竞争对手就有了取胜的机会。但是,这也许只是空想,因为送米送油只是表面现象,不再送并不代表没有其他营销手段出现,在比拼财力的基础上,送什么都不重要,只要谁的口袋里着的有钱。
虚拟运营商无力承担击垮中国移动的任务
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对虚拟运营商寄予厚望,希望借助社会力量冲击中国移动的基本盘,于是敞开闸门多方合作,这无可厚非,但虚拟运营商只是中国通信市场的补充力量,目前根本没有能力去搅局,更不可能在业务上充当打击中国移动的先锋角色。
- 科技
- 新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