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手机上的频率大战,跑分大战,对于经历过 PC 时代的人们来说并不陌生。当年 Intel 和 AMD 的跑分大战比今天热闹的多。
手机上个液冷算什么?当年PC可是干冰、液氮都玩过。手机上能ROOT后调调频率就算高手了,当年在PC上,换主板电容,甚至调晶振都是家常便饭。
一、我们需要多快的处理器?
PC上的热闹从奔腾MMX开始,经历10年,到了酷睿2时代基本终结。之后极少数人还在折腾,但是大多数人已经满足于标准化的产品,全民赛扬300A超频450MHz的时代过去了。
不是人们不喜欢高性能,而是处理器不折腾对日常应用来说也够用了。当年叫做硬件过剩,其实就是提升的速度超过了人正常感知。
在赛扬300A超频450MHz的年代,打开一个程序,一个窗口,可以明细的感觉到超频带来的速度感。即使你打个字,做个简单图形,高性能带来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
而到了i3、i7的时代,0.001秒相对于0.01秒是巨大的提升,人的感知能力根本感知不到两者的区别。而当年1秒到0.1的进步是可以清晰感知到的。
感知不到进步,对消费产品来说就没有意义,处理器的性能提升也就没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