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先生的税后年收入为8000美元,在奔向中产的道路上可以轻松秒杀很多人了,但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他的收入只能算中下水平。但那里的高收入人群也自称“屌丝”或“IT民工”,因为在上海这个全国第三富裕的城市(2012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0,000元人民币),跻身成功阶层的价码高得令人咂舌,一套高档公寓和一部好车远远超出他们的经济承受能力。他们是工资的奴隶,变不成高富帅,也娶不了白富美。
经济飞速发展之际,这一切似乎不可避免,但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社会学家张翼(音译)表示,“屌丝”们内心的相对被剥夺感是中国贫富差距扩大带来的令人担忧的结果。香港凤凰卫视网站策划了一个关于“屌丝”的系列专题,张翼在接受该专题采访时总结说,社会底层的民众感觉他们被彻底抛弃,由于上升渠道越来越窄,他们也越来越绝望。
尽管如此,这个群体仍然意味着营销机会,毕竟屌丝要远远多过百万富翁,但要定义目标市场却不那么容易。在大众点评网上,舒伯特·尤(Schubert You)专门针对小城市的低收入工人(月收入在150-450美元之间)提供优惠券和团购。尤先生并不认为上海和北京的IT从业人员是真正的“屌丝”。
调查却显示他们自我认同为“屌丝”。去年,北京一家调研公司易观国际(Analysys International)在多个行业的白领中开展了一项调查,询问他们是否自认为是“屌丝”。90%以上的程序员和记者,80%左右的饮食及服务业员工和市场营销人员给出了肯定的回答。调查还显示,公务员群体自认为是“屌丝”的比例是最低的。
- 科技
- 新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