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款软件可以自动将患者信息输入一个电子表格,加上谷歌眼镜的视频功能,该应用还可以通过非语言形式与患者进行交流,比如识别患者所指的身体疼痛部位等。
但高达1500美元的售价、概念仍大于实际应用等问题,成为制约谷歌眼镜发展的因素。目前,谷歌眼镜仍是小众市场。
而在国内,导航、Google Now等核心谷歌服务无法使用,500万像素的拍照体验也并不好。
“现在国内购买谷歌眼镜的是一些搞科研、IT界的人士,普通老百姓少,所以说这个市场在国内是小众的。” 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李易评价,目前国内对智能手环、手表的设计生产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如果研发生产像谷歌眼镜这样的产品,则可能面临销路和销量的难题。
不过李易认为,谷歌花费巨资去研发制造谷歌眼镜的真正野心在于布局生态系统,扩大声誉,为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创新制造树立标杆。
而在这之外,隐私问题也成为不少用户“拒绝”谷歌眼镜的原因之一。
近日市场研究公司Toluna开展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72%的受访者拒绝佩戴谷歌眼镜,因为怕泄露个人隐私。
而在此前,谷歌眼镜已经在一些酒吧和餐厅多个公共场合被禁止使用,而在公共场合使用谷歌眼镜的用户甚至得到了“眼镜混蛋”的称呼。
- 科技
- 新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