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资费竞争趋于激烈,服务差异化是影响未来市场格局的重要因素
当前,4G的竞争,在网速和资费上的竞争,已经提前进入白热化的阶段。尤其是4G资费的名义价格与实际价格相比,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在这方面,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在总体的4G资费价格名义水平上差距不大。主要竞争的方式,在两个方向展开。
第一,是通过大幅度的套餐内流量赠送或者话费赠送方式,降低实际价格。比如广东移动对合约机用户,以88元套餐为例,每月赠送25元话费,实际月费只需63元;北京移动则是通过对老套餐用户自动升舱,暗补用户,降低资费,例如在138元上网套餐上,向用户每月赠送1G本地4G流量。
第二,面向低端用户群的低档套餐和小幅度流量加油包,商品化的速度加快。尤其是在竞争积累的北京和广东地区。为了应对中国电信70元1G流量4G上网套餐,北京移动在2月份紧急公布了4档4G加油包;广东移动则随着网络覆盖加速,迅速降低终端资费套餐,公布了58元的4G资费套餐。
资费作为规模运营的撬动点,从三大运营商的竞争策略看,以低于3G资费的水平,快速的降低价格,并实现与网络覆盖速度的匹配,是主要竞争策略。
但是显然,资费并不构成规模运营的核心竞争优势,
除了网络连续覆盖的速度、终端品类丰富度和价格下降速度,服务的差异化将是影响4G市场竞争格局的第三个核心外围要素。
4G市场是否将重回移动主导时代?
以目前对4G市场的判断,结合规模化运营的影响要素的分析,中国的4G市场,目前看中国移动占据天时地利的要素,这其中既有国家在TD-LTE政策层面的支持,也有中国移动的在资本和客户惯性优势所产生的路径依赖,在客户心理影响和市场上,中国移动的竞争优势能否被打破,恐怕还需要其竞争对手,尤其是虚拟运营商作为民间资本入局,所带来的变化和影响到底有多大?
我个人,对此并不乐观。
- 科技
- 新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