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竞争对手的竞品越来越多的时候,旗舰产品就需要对得起旗舰的内涵,否者也很难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尤其是高端市场。如今,我们也看到诺基亚推出了Android低端产品开始投石问路,包括联想收购了摩托罗拉移动挺入国际市场,越来越多的智能手机竞争对手开始逼近三星的霸主位置。当八核、4G越来越普及之后,智能终端本身的同质化会逐渐加重,这时候产品的设计能力和性能稳定性或许会成为未来胜出的焦点之一。
令人遗憾的是,三星GALAXY 系列确实曾经风光无限,也让用户在苹果iPhone一枝独秀的情况下眼前一亮,并缔造了三星在智能手机市场的霸主位置,但从GALAXY S3开始之后,三星的创新能力让人失望。目前,三星依托GALAXY S和GALAXY NOTE竞争高端市场,相对而言,笔者更看好其GALAXY NOTE系列产品,大屏,甚至超大屏的出现,迎合了相当一部分市场,尤其是对一些喜欢视频、游戏、购物的用户来说,大屏手机的优势更明显一些。面前华为推出了更大屏的手机,市场也在传闻苹果有可能会推出大屏的产品,或许不是iPhone,但无疑会兼顾手机的更多功能,而不是iPad产品,因为市场有这部分需求。
可以预见的是,
当三星的创新能力不够的时候,GALAXY S产品会逐渐平庸化。这也给紧随其后的厂商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尤其是对中国本土手机制造商来说,在中低端市场已经打开局面,下一步无疑会渗透到高端市场,这时候创新和技术将是成败的关键,无论是联想华为,还是中兴酷派小米,如果想在和苹果三星的抗衡中获得更多的机会,最终的崛起还是要靠技术。在靠贸易换市场的新兴市场,国产手机厂商在运营商定制等良好的合作下或许能得到一定的份额,但最终的利润是关键,没有利润的支撑,生存能力会不断被削弱。
目前,国内厂商在工艺制造以及新产品跟进速度上都有自己的特色,但技术的储备和创新能力方面还有很多提升空间,这也是自己的短板之一。在4G时代,是不是可以填补上自己的短板,也将成为最终是否能够走向全球舞台的关键。趁着巨头打盹的时候,搏一把,或许机会就来了。当然,创新理念和思维也是关键所在,当马佳佳可以给万科上课,并得到市场的炒作之后,我们是不是也能从背后看出一些端倪,以及思维的转换?
- 科技
- 新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