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在哪?AnandTech 网站的编辑 Brian Klug 提出了一个观点:
有些用户的评价之所以会变得不客观,那是因为产品是自己花钱买的。现在的用户既聪明又精明,他们会捍卫自己产品的“尊严”。
这个观点我还是挺赞同的。毕竟现在智能手机虽然普及,但普遍价格不菲,大部分人都希望自己辛辛苦苦攒下来的钱换来的是称心如意尽善尽美。这和恋爱的确有点儿异曲同工。斟酌许久好不容易买回来的手机就像是好不容易追到手,终于可以带回家见父母的女朋友,即使有点儿瑕疵也得过且过视若不见了,在别人面前肯定是可劲儿的夸它好显示自己的选择英明神武;哪怕是一时冲动刷了卡换回来的毫不知道底细的新机,也希望自己能够陷入一场“一见钟情”后从此琴瑟相和你侬我侬的旷世奇恋……
话说回来,就算你女盆友再怎么不靠谱,只要你还想和她好好相处没准备琵琶别抱,就不会做那种到处和别人抱怨自寻死路的傻事儿。至于那群不知道打哪边来的雄性生物,忽然跑到你面前指着你鼻子对你女盆友说三道四,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直接挽袖子开打没商量!
于是“我用的手机/系统才是最牛X的”之各执己见互不相让世界大战噼里啪啦的拉开了大幕,从此再也没合上……
另一种观点来自 Aaron Baker ,他认为,当前的手机差异化程度越来越小,而在这个背景下,我们的“好战”程度也随之被提升。
在不太久远的以前,我们对一部手机讨论都是相当规范的,比如“该手机拥有更好的性能”、“该手机拥有更棒的显示效果”、“该手机拥有长时间的续航能力”,各有千秋的手机们没有拉到一条战线上对打的必要。但当各大品牌的旗舰手机都趋向一致时,我们对智能手机的讨论也在变得逐渐主观起来:“你喜欢它的手感吗?”、“你觉得他的外形如何?”、“你喜欢它的尺寸大小吗?”
谁规定的某某弧度能带来最舒适手感?为什么金属质地就能把塑料材质甩出一条街?谁说的5.7寸屏幕看起来就比4.5寸爽?这种莫衷一是带着强烈主观色彩个人偏好的争论带来的就是无休止的口水仗,没有绝对的优势就没有人能下定论。而且由于关乎到个人审美和品味,想要说服对方简直难如登天。
不过 Baker 称,如果未来智能手机加入更多定制化元素,手机的差异化程度就会越来越大,而用户体验的主观感受则会越来越深刻。到那个时候,大家可能就找不到引爆战争的导火索了……
话说回来,无脑争吵真的可以解决矛盾让天下太平吗?至少我从来没见过成功案例。毕竟,你无法轻易说服那些“极度痴迷者”。如果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虽然我们不太能理解这种狂热的动力来自何处意义何在,但“Fanboys”们的非恶意吐槽偶尔也能为我们带来不少乐趣。或许有些存在不能理解才更有趣,如果我们对这个世界什么都懂的话,我们能得到的或许就只是自以为是的无聊而已...
“因爱故生忧,因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不过若真的无忧无怖,怕是也了无生趣了。
(完)
- 科技
- 新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