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你又很难说替代哪家厂商--除非它参与了棱镜计划等美国政府的计划,而且,中国可以有企业进行替代。因此,在前期IBM、思科、EMC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大,因为,服务器、路由器、存储方面,中国都有厂商可以替代。但是,高通和Intel,则没有明确证据,也更难替代,只能以复杂的心态对待。
正如高通的成功,充斥着硅谷式的创业精神、犹太人精明的收购、法律与专利一体化的美国式竞争规则、与政治高度结合的美国全球霸权主义,以及,些微的运气,你很难一言以蔽之。正是因为有硅谷式的创业精神,高通才能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后起之秀成为全球王者,把一个二战时期就出现的CDMA军用技术推到商业巅峰;正是因为有犹太家族的精明,才能够在市场的夹缝里抓住机会,利用国家之间的博弈让CDMA从边缘走向主流;正是因为有强大的法律保障,高通才能利用收购获取CDMA基础专利、LTE基础专利,为自己所用,并不断用来压制那些敢于冒犯的厂商;正是因为美国的霸权,美国才敢于和中、韩、日等国家开口要价,通过合法的手段让这些国家建设CDMA网络……你很难对它一言以蔽之。
毕竟,高通作为一家企业,自身也是是极为成功的,毕竟在芯片这个战场,美国内部企业之间也充满了残酷的市场战争,Intel也好、TI也好、博通也好,都无法在移动芯片上与高通抗衡——所以,我们既不能缩小、也不能夸大高通对专利、法律、政治等方面的借重。
所以,调查高通的反垄断,似乎不宜以政治维度去解读,除非你有确证;从它的专利收费模式探讨是否滥用,从TD-LTE专利进行博弈,或许是更适当和有据的逻辑。
(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