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强北手机软件工程师刘先生告诉记者,一般而言,增值业务费以SP(电信增值服务商)代收费的方式收取。给手机植入吸费软件,是业内见怪不怪的事情。他介绍,这类手机以山寨机为主,也不排除品牌机。
随着智能手机近年红火,一些吸费应用软件(APP)也开始引起关注,SP吸费软件瞄上Android平台,大量应用被植入恶意扣费代码。Android平台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允许用户到谷歌官方应用程序商店“电子市场”(Google Market)以外的任何渠道下载,包括论坛、第三方市场等,这就给了SP们制造了温床,
据记者了解,山寨功能机吸费一般是SP将吸费程序内置到山寨机中,然后诱导手机用户点击。但在智能机使用Android平台中,应用都是用户一个个安装上去的,一般会涉及四个环节,SP利用Android平台吸费的利益链是这样:SP或与SP合作的渠道商,先组织技术人员将正规的Android应用程序(国内开发的或国外汉化版)进行篡改,在其中加入恶意扣费代码;然后将修改后的应用程序通过各种方式推广给用户,包括内置到第三方刷机ROM、在第三方应用程序商店做免费或付费推广、论坛推广等;用户安装这些软件后吸费代码在远端服务器的控制下启动,通过发短信订购服务的方式吸走用户的费用或骗取其他开发商的推广费;SP吸走了用户的话费后再与电信运营商分成,分到属于自己的部分。
警方提醒,消费者尽量购买正规品牌厂家的手机,下载手机应用软件也必须前往官网下载,对于不了解的应用软件,需咨询清楚后再作出决定,以免上当受骗。
(完)
- 科技
- 新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