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进者的思考
毫无疑问,从大的方向来看,把民资引入原本垄断的万亿级电信运营市场,有助于激活电信市场的创新活力,督促基础电信运营商提高自身竞争力,扩大整个电信行业规模,完成用信息消费拉动内需增长的国家使命。
不过,民资进入电信市场,要以与传统运营商合作为基础。尤其是在业务开展初期,虚拟运营商更多扮演的是代理商角色,容易成为基础运营商争抢用户的“道具”。
那么,作为虚拟运营商未来该如何定位自己?做好哪些思考?
首先,虚拟运营商要通过深挖用户数据,开发创新产品来争取市场主动地位。
据了解,国内最大手机渠道商之一的迪信通,已联合黑龙江凌志、广西王者、甘肃悦达等全国区域性的19家顶级渠道商成立联盟体,通过立体式的渠道覆盖,与地方渠道联合打造符合当地用户个性化的产品方案。
迪信通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区域性的知名渠道商虽无能力获取虚拟运营商牌照,但用户对其认可要远高于其他渠道。
其次,传统渠道零售商拿下牌照并非难事,用好牌照则难度不小。如今,电商行业发展势头强劲,诸多传统零售商发展频频受阻。如国美、苏宁这样的传统商家纷纷进军电商行业,由于在物流、品牌、生态系统等维度存在着明显的缺陷,所以希望通过拿下虚拟运营商牌照,为自身对抗电商增加砝码。
苏宁云商董事长张近东曾在公司内部邮件中写道:“未来的零售企业,不独在线下也不只在线上,一定是线上线下的完美融合。
在张近东看来,电商与店商的关系不是谁要取代谁,更不是平行的两条线,二者之间需要的是一座有力的桥梁,进行有效相连、相互推动。而虚拟运营商这块牌照,恰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挥桥梁作用。
再者,电信行业具有基础投资大,回报周期长,沉淀周期长的特点,尽管虚拟运营商无需自建无线传输基础设施,但试点方案对于虚拟运营商的服务质量、保障措施等多方面也有明确的要求,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绝非小数目。
总之,人们对民资电信企业的期待,是希望其打破垄断格局,而不是市场上又多出一个“垄断”合谋者。
(完)
- 科技
- 新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