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rnhard Seefel则是Google地图的产品经理,他认为,在Google地图充分了解用户的情况下,它甚至不用向用户展示地图。因为知道用户在机场,所以在用户没有进入搜索的时候Google地图就能够向用户提供航班信息。这也就是说,用户位置已经变成了搜索查询的依据。对于地图的下一个形态,Bernhard Seefe做了一个定义:
“地图只是对数据的一种解读方式。”
事实上,地图个性化不是Google第一次提出来,在今年5月的Google I/O大会上,Google宣布地图即将迎来升级。除了界面上的提升之外,一个重要的变革就是个性化的地图。
无论是客制化也好,还是个性化也好,都是基于现有信息和现有需求,那么值得我们思索的问题是,地图另外的探索功能是否就此减弱消失了呢?
(完)
- 科技
- 新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