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芯片巨头高通在中国市场正面临一次巨大的挑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简称“发改委”)正在针对其涉嫌垄断进行调查。
据悉,凭借庞大的专利池和多年的技术优势,高通在与中国手机厂商的谈判中具有绝对优势的地位,后者没有选择和议价的权利。发改委认为,中国一些手机厂商的利益可能因此而受损。
自发改委针对高通垄断展开调查以来,高通总裁德雷克·阿伯勒(Derek Aberle)已率领高通多位副总裁和律师曾三次接受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的调查询问。
一位行业人士向腾讯科技透露,发改委的调查将于近期公布结果。尽管高通对此并未做出回应,但是在公布其最新一季财报时,高通提醒投资者,其下调了近期许可证业务业绩预期。
对此,多位中国手机厂商高层均表示对此乐观其成,希望看到成本降低,但官方态度则都是不会影响与高通的后续合作,因为目前高通在4G领域的技术优势远高于其他竞争对手。
高通优势源于率先发力
高通仍在强调其在通信领域的贡献。从公司成立以来,高通已在研发费用上累计投入超过300亿美元。并且,高通每年营收的20%用于技术研发,而华为是10%。针对4G LTE,史蒂夫·莫伦科夫表示,“高通对全球通用LTE标准做出了贡献,包括TD-LTE和FDD-LTE”,并且协助了中国电信运营商部署LTE。然而,这项技术只是广泛知识产权中的一部分。
高通早在2000年就开始投入OFDMA技术的研发,这项技术被认为是日后LTE发展的核心基础技术。2006年,高通收购了名噪一时的无线宽带技术公司Flarion,这是一家业界公认的,在OFDMA相关技术和商用系统方面领先的企业。然而,直到2008年底,技术规范组织3GPP才首次发布LTE规范。
因此,高通在OFDMA系统最早期和最基础的专利上有很多积淀,而这其中绝大部分同事适用于FDD-LTE和TD-LTE两种制式。并且,高通在多模多频方面一直处于技术研发的前沿。